哈密企业申请中长期外债审核要点
哈密企业申请中长期外债审核要点
哈密企业申请中长期外债审核要点
企业资质与信用审核
主体资格及合规经营:企业必须是依法在境内设立并合法存续的法人,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过往经营中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在市场监管、税务、环保等各部门的记录良好,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信用状况评估:重点审查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用记录。查看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贷款还款记录,确保无不良贷款、逾期贷款等情况;核查在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诚信记录,如是否存在欠税、虚假注册等问题。企业近三年应不存在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也无因涉嫌犯罪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依法立案调查的情形。
财务指标与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近三年及新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关注关键财务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需处于合理水平,一般不应过高,以反映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用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指标如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体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效益。企业还需提供清晰的还款计划和充足的还款来源证明,如稳定的现金流预测、资产处置计划等,以证明具备按时足额偿还外债本息的能力。
申请材料审核
材料完整性:确保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涵盖申请报告、注册登记证明文件、股权架构图、内外部决议文件、公司章程、财务报告、项目相关文件(若有)、过往外债相关文件(如有)、贷款协议或相关文件、机构文件(如法律意见、尽职调查报告等)以及其他补充材料等。缺少任何关键材料都可能导致审核不通过。
材料真实性与准确性:审核机关会对材料内容进行严格核实,防止出现隐瞒、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例如,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应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不得虚报收入、隐瞒债务;申请报告中的企业基本情况、借用外债方案等内容应与实际情况相符。企业需提供真实性承诺函,相关中介机构(如承销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出具的文件也应保证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材料合规性:所有材料格式和内容需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和审核机关要求。如申请报告的格式、内容框架需遵循规定模板;公司章程需符合《公司法》及相关行业规定;机构出具的法律意见、尽职调查报告等需符合行业执业规范和监管要求。
外债用途审核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外债资金必须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不得投向国家限制或禁止的行业,如落后产能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等。若外债用于特定项目,项目需具备相关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证明项目符合产业导向和发展规划。
聚焦主业与合理使用:资金应主要用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如caigou原材料、设备更新、技术研发等,不得用于投机、炒作等非生产性活动,不得用于弥补亏损(除非有合理说明和审批)。除银行类金融企业外,不得转借他人(外债审核登记申请材料中已载明相关情况并获得批准的除外),严禁企业以各种名义要求或接受地方zhengfu及其所属部门为企业市场化融资提供担保等,确保外债资金不被挪用,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不新增地方zhengfu隐性债务:审核时会重点关注外债资金使用是否会直接或间接导致新增地方zhengfu隐性债务。企业需明确说明资金使用与地方zhengfu债务的关系,保证资金来源和使用独立于地方zhengfu财政体系,避免形成zhengfu兜底的隐性债务风险。
外债风险防控审核
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企业应建立健全外债风险防控机制,包括对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例如,制定合理的套期保值策略,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外汇合约、利率互换等)锁定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对境外债权人进行信用评估,降低信用风险。审核机关会审查企业风险防控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偿债计划与资金安排:详细审查企业的外债本息偿付计划,确保还款计划合理、可行,与企业的经营周期、现金流状况相匹配。企业需说明偿债资金来源,如经营收入、资产处置收入、再融资计划等,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和现金流预测。评估企业在面临突发情况(如市场波动、经营困难等)时的偿债保障措施,以确保外债能够按时足额偿还,避免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信息披露与报送机制: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信息披露和报送机制。企业需按规定在借用每笔外债后 10个工作日内,通过网络系统向审核登记机关报送借用外债信息;在《审核登记证明》有效期届满后 10 个工作日内,报送相应的外债借用情况;每年1 月末和 7 月末前 5个工作日内,报送外债资金使用情况、本息兑付情况和计划安排、主要经营指标等。如出现境内外债务偿付风险或重大资产重组等可能影响债务正常履约的重大情况,企业应及时报送有关信息。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监管部门传递外债相关信息,便于监管部门进行风险监测和管理。